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

8月30日周六,紐約民國力量同仁,繼續在華人聚集區法拉盛街頭,宣揚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有太多的人與事繼續展出

是不能忘卻的功業

是應該銘記的壯舉

是催人淚下的事

是彪炳千秋的榮耀

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年的時節,在中共厚顏無恥的要高調炫耀自己是抗日中流砥柱的前夕,紐約民國力量著重展示中華民國國軍老兵關愛中心精心製作的國軍二十二次大會戰的宣傳看板(加上前言,一覽表和編後總共二十五幅看板),繼續義賣二十二次戰役的小冊子。同仁們一清早就到了圖書館門前,但還是沒佔到最好位置。

看板不斷吸引了很多民眾駐足觀看,並與現場同仁熱情交談。歷史的真實引起許多觀者的共鳴。





誠如看板前言所說:

中華民族空前慘烈的抗日戰爭勝利80年了,可是還有許許多多的國人並不知道抗戰真相。

      由於中共厚顏無恥的貪天之功,欺世盜名,欺騙宣傳說: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是他們率領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而蔣介石卻躲在峨眉山上,等抗戰勝利了才下山摘桃。這是無恥的謊言!中共才是真真實實的摘桃人。但中共的謊言幾十年來卻愚弄了十四億淪陷區民眾。

中共到底有沒有抗戰?辛灝年

      抗戰期間他們躲在延安養精蓄銳、積蓄力量、悄然壯大。抗戰勝利後,覬覦蔣介石委員長率領國軍將士和全國老百姓浴血奮戰得到的勝利果實,發動戰爭顛覆中華民國,分裂中國,最終被他們摘桃成功,才有了如今的兩岸分離。    

      抗戰中中國人民付出了3500萬左右軍民犧牲的慘重代價,其中有國軍將士320萬,包括200多位將軍。國軍將士和日本侵略者共打了22場大戰役(10萬人以上),中型戰鬥1117次,小型戰鬥38900多次。黃埔軍校畢業生20萬有19萬壯烈殉國!

中共抗日事迹只能藉助文藝作品比如《地道戰》《地雷戰》《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之類,向大陸民眾吹噓。共軍與日軍打過最著名的戰役是百團大戰,也不過擊斃不到五百日軍。抗戰中共軍所有戰鬥總和擊斃日軍不超三萬。這和國軍的戰役規模,據研究,較為穩妥的結論是:國軍直接擊斃日軍約100萬左右。誰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這還用得著爭辯嗎?

同時另一個主題是:

          紀念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省

發送了中華民國公民聯盟印製的傳單,傳單全文如下:

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

                   紀念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省

      台灣自古為中華民族的領土,自明清以來皆為中國管轄。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從未承認這一非法割讓,隨即爆發了「乙未戰爭」,以鮮血證明台灣始終心向祖國。此後五十年,日本殖民統治雖強加於台灣,但中國人民從未放棄收復失地的努力。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中華民國毅然承擔起領導全民族抗戰的重任。八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國軍與全國民眾付出巨大犧牲,終於在同盟國協力下,於1945年贏得抗戰勝利。此時,台灣的歸屬問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

      1943年,蔣中正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出席開羅會議,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丘吉爾共同發表《開羅宣言》。宣言明確指出,日本所竊取之中國領土,包括台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再次確認《開羅宣言》之內容,並作為日投降條件之一,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任命陳儀為行政長官,代表政府接管台灣。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隆重舉行台灣受降典禮,日本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及日軍代表向中華民國政府代表陳儀正式投降。從此,台灣重歸中華民國版圖,結束了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這一天被定為「台灣光復節」,成為台灣人民銘記民族復興的重要日子。

      台灣的回歸,是中華民國抗戰勝利的象徵。從國際法理上看,《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均為盟國正式文件,戰後作為國際秩序重建的基礎,得到普遍認可。日本投降文書中亦明確接受這些條件,因此台灣歸還中華民國具有無可置疑的國際法效力。從政治與現實層面看,中華民國自1945年起即在台灣設立省級政權機關,實施行政、司法、教育、經濟等各項治理,持續行使主權至今。

      今日的台灣,是中華民國的法統延續所在。自1949年以來,雖然兩岸分治,但台灣始終由中華民國政府治理,行使完整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管理權力。無論是從歷史淵源、國際條約,還是從現實統治角度,台灣都是並且一直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

     台灣自古屬於中國,抗戰勝利後依法歸還中華民國,至今仍在中華民國有效治理之下。無論歷史記憶還是法理基礎,都清晰昭示:台灣屬於中華民國,這一事實不可更改,亦不容歪曲。

      但現在台灣有些政要,為了給台獨尋找依據,不惜歪曲歷史,把中華民國政府說成是外來政權,是侵略者。真是可笑至極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民國114年8月 

聯絡我們:zhhminguo@gmail.com

同仁們表示:將持續向海內外的廣大民眾宣揚中華民國的真實歷史,宣傳抗日戰爭的真實過程,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人的驕傲!知道中華民國不僅是過去,更是大陸淪陷區的未來!知道淪陷區的未來必將豎起中華民國的國旗!



2025年8月24日星期日

【日軍對重慶的轟炸 】

 請轉發🙏

8月23日周六,紐約民國力量同仁,繼續在華人聚集區法拉盛街頭,宣揚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有太多的人與事

是不能忘卻的功業

是應該銘記的壯舉

是催人淚下的事迹

是彪炳千秋的榮耀

今天的主題是:

【日軍對重慶的轟炸 】

自1938年2月18日起,日軍開始對重慶發動大規模轟炸。這場轟炸持續長達五年半。1943年8月23日,日軍對重慶的轟炸正式停止,持續五年半的空襲畫上句號。「八二三」這一日子,標誌著中國抗戰進入新的階段。這是一個值得慶賀和紀念的日子!

5月11日在法拉盛圖書館前向年輕人講了五十分鐘話的網名峨眉師姐的台灣大姐也來到宣傳現場,與民國力量同仁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許多觀點有高度共識!


網名峨眉師姐的台灣大姐 5月11日在法拉盛圖書館前五十分鐘話的视频

網名峨眉師姐五十分鐘話的视频

同時,繼續展出中華民國國軍老兵關愛中心精心製作的國軍二十二次大會戰的宣傳看板(加上前言,一覽表和編後總共二十五幅看板)


看板吸引不少路人駐足觀看。中心已經印製的二十二次大會戰小冊子,方便有心人可以帶回家慢慢看!


同仁們還發送了公民聯盟印製的傳單:《日軍對重慶的轟炸》
全文如下:

        以及「八二三」日軍停止轟炸的歷史意義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全國抗戰爆發。隨著淞滬、南京相繼失陷,中華民國政府被迫西遷,最終以山城重慶為戰時陪都。自此,重慶不僅成為全國政治與軍事的中樞,也成為日軍空襲的主要目標。

      自1938年2月18日起,日軍開始對重慶發動大規模轟炸。這場轟炸持續長達五年半,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持久空襲之一。日軍企圖以密集的空中打擊摧毀國民政府的中樞機構,瓦解民國軍民的抵抗意志,從而迫使中華民國投降。

      轟炸的烈度與慘烈程度可謂空前。日機常常在白日、夜晚交替出動,投下大量燃燒彈與高爆彈。重慶地處山谷,城區密集,防空掩體有限,每次轟炸都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尤其在1939年至1941年期間,日軍集中發動「重慶大轟炸」,曾在短短几天內投彈數千枚,致使城中烈焰衝天、萬人慘死。

      然而,重慶並未被轟垮。國軍與民眾在空襲中展現出頑強的韌性。國民政府建立了較完善的防空體系,組織疏散與救護,民眾則在殘垣斷壁中堅持生活。許多學校遷往山洞繼續上課,工廠分散到郊區繼續生產。重慶成為「火焰中的陪都」,也成為中華民國不屈抗戰精神的象徵。

      1941年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加入同盟國,日軍戰略重心轉向對抗美軍。到1943年,隨著中國戰場的持久消耗和國際形勢的逆轉,日軍的空襲逐漸減少。1943年8月23日,日軍對重慶的轟炸正式停止,持續五年半的空襲畫上句號。

      「八二三」這一日子,標誌著中國抗戰進入新的階段。首先,它象徵著日軍空中戰略的失敗。儘管投入巨大,但重慶始終屹立不倒,國民政府並未因轟炸而屈服,反而更加堅定抗戰意志。其次,它證明了中國軍民在極端艱難環境下的承受力與團結力。五年多的轟炸中,重慶市民經受了死亡與廢墟的考驗,卻堅持了對國家的信念。再次,從國際意義上看,轟炸的停止與同盟國在全球戰場的戰略反攻息息相關,預示著抗戰的轉折即將到來。

      回望歷史,重慶大轟炸是一段慘烈卻又光榮的歷史,使世界看見,中華民國並非日軍想像中的「速亡之國」,而是能夠在廢墟中重建秩序、在烈火中燃起希望的國度,「八二三」停止轟炸,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倖存,更是中華民國像梅花般的堅韌贏得的巨大勝利。

         可謂:五載狂飆歸寂寞  千秋堅忍鑄長城

       今天,在中共高調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之際,人們是否有理由要中共解釋:日軍為何沒有轟炸過延安?頭腦清醒的人們會有自己的答案,也許答案有所不同,但有一點肯定是一樣的:中共根本就沒有真正抗日!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民國114年8月 聯絡我們:zhhminguo@gmail.com

在宣講中華民國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過程中,同仁們越發體認到王炳章說得很準確:

中華民國在大陸被中共顛覆了﹐在臺灣被臺獨異化了﹐因此﹐我們有責任重建她。如何重建呢?我想﹐我們應當開展一個運動──重建中華民國的運動。這個運動大致分為如下幾個層面:

《重建中华民国》

所以,我們不是民運,是國運—重建中華民國運動!這個運動的主要戰場在淪陷區。因此,是時候要明確指出:淪陷區追求民國道路的同仁們,不要再抱「南迎王師」的幻想,而要確立「王師在陸」的立場,在淪陷區形成重建中華民國的「王師」!





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

許多大陸來的年輕人,在表達反共的立場,卻在支持「台灣獨立」。因為由於中共的洗腦,他們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中國人過去的驕傲!不知道:大陸是中華民國的淪陷區。不知道:中共之後的淪陷區向何處去?不知道:中華民國的憲政制度才是中共後淪陷區的方向。

網名峨眉師姐的台灣大姐在街頭向他們上了一課:台灣掛著中華民國國旗就不能講台灣獨立!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個省!中華民國不需要搞獨立!真正搞獨立、分裂國家的是中共,第一次搞的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被蔣總統滅了!第二次搞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台灣沒有共產黨的事!





年輕人說:賴清德是選舉產生的,但不知道,選民選的是:中華民國總統,不是台灣國總統!但毫無疑問:賴清德一心一意要搞台獨。

所以王炳章說得很準確:

中華民國在大陸被中共顛覆了﹐在臺灣被臺獨異化了﹐因此﹐我們有責任重建她。如何重建呢?我想﹐我們應當開展一個運動──重建中華民國的運動。這個運動大致分為如下幾個層面:

《重建中华民国》

所以,我們要搞的不是民運,是國運—重建中華民國運動!




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祭奠和緬懷陳納德將軍

 8月15日紐約的民國力量中華民國國軍老兵關愛中心的同仁,按預定計劃,去阿靈頓國家公墓,到陳納德將軍的墓地,祭奠和緬懷中國人民的朋友、戰士、親人,更是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義士陳納德將軍。

未曾想,公路上也許出了多起意外,特別的堵塞,旅遊車未能在預定的三點到達公墓,整整晚點了將近一個半小時。

由於人生地不熟,分不清東南西北,最後是在網上著名的民國女俠的幫助下化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陳將軍墓。

正常5點關閉的公墓,管理部門破例讓關愛中心達成心愿,舉行祭奠儀式。


5點,祭奠儀式正式開始,由中心本次活動負責人胡福慶(是國軍後代)讀了主祭文,

同仁誦讀了國軍後代祭文,原本由袁冬代表中華民國公民聯盟總署獻祭文。袁冬兩點多就到公墓,一直等到中心同仁到了,因地理位置不熟,互相沒有找到,最終沒能到墓地現場,由同仁代讀。接著獻花,默哀3拜,獻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帽及飛虎隊紀念帽等。因時間關係餘下儀式來不及完成,有點遺憾。6點離開公墓。凌晨才回到紐約。

同仁們都很累,但都覺得值得,彷彿真正看到了八十年前,中美雄鷹空中與敵激戰的掠影,好像看到了中美勇士浴血並肩戰鬥的畫面。也切實表達了對中美抗戰英雄的緬懷和禮讚!不虛此行!

正如主祭文中所說:「今天,我們站在他的墓前,不只是致敬,更是要續寫中美並肩抗敵、守護自由的歷史篇章。我們要以將軍為楷模,堅守正義,銘記犧牲,捍衛中華民國的憲政民主制度,為世界和平與人類良知持續奮鬥。」

祭文的原文如下:

                主祭文

            缅怀陳納德將軍

                     ——在将军墓前的祭文

      二戰期間,中華民國正在艱苦卓絕的抗戰。在這關鍵時刻,一位美國將軍帶來了寶貴的支持,他就是陳納德將軍(Claire Lee Chennault)。

      陳將軍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反法西斯立場,為中國抗戰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陳納德將軍於1958年7月27日因癌症在美國在華盛頓特區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這是一項極高的榮譽,以表彰他對美國及盟國(尤其是中國)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在抗戰臨近80周年和陳將軍過世66周年之際,我們來到這裡,特別要來緬懷和紀念他!

      陳納德是美國陸軍航空隊的飛行員和戰術專家,曾長期研究空中作戰理論,尤其重視戰鬥機在空戰中的作用。       

      1937年,他以顧問身份受聘前往中國,協助國民政府重建和訓練空軍部隊。起初,他並未得到足夠重視,但他的才能在戰爭進程中逐漸顯現出來。

      最具歷史意義的,是他組織和指揮的「飛虎隊」。「飛虎隊」正式名稱為「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簡稱AVG),成立於1941年,由陳納德將軍領導,成員多為美國退役或現役飛行員志願加入。他們駕駛配備鯊魚嘴圖案的P-40戰鬥機,活躍在中國雲南、緬甸等地,與日軍空軍展開激烈戰鬥。飛虎隊憑藉靈活的戰術、優秀的飛行技術和堅定的意志,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戰績。據統計,在投入戰鬥的短短七個月中,飛虎隊擊落日軍飛機近300架,而自身損失僅為幾十架。他們有效遏制了日軍在中國西南的空中優勢,為保衛中國大後方、保全運輸通道立下了赫赫戰功。陳納德不僅在空中戰鬥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極大提升了中國人民的抗戰信心。

      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軍隊訓練落後的年代,飛虎隊的出現象徵著國際對中國抗戰的關注和支持。許多中國民眾將飛虎隊視為「天降神兵」,給予了極大的敬意與感激。    

      1942年美國正式對日宣戰後,飛虎隊被併入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將軍繼續擔任指揮官,協調美中空軍合作,開展偵察、轟炸和護航任務,對戰局產生了持續的影響。特別是在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運輸中,陳納德指揮的航空力量為中國戰區提供了寶貴的空中補給和情報支持,維繫了中華民國與外部世界的重要聯繫。這些支援保障了中國長期抗戰的持久力,也為同盟國最終戰勝法西斯作出了戰略貢獻。

      戰爭結束後,陳納德將軍依舊關注中國事務,並在1946年再次來華,創辦民用航空公司,推動中美之間的合作與交通。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無疑是在中華民國抗戰最艱難的時刻提供了及時而關鍵的援助。陳納德將軍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軍事指揮官,更是一位中美友誼的象徵。他對中華民國抗戰的支持不僅體現在軍事層面,更體現了一種超越國界的人道主義精神。時至今日,中國人民仍深切緬懷他為中國抗戰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陳納德將軍的情誼永遠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底!安息吧!將軍!

   中華民國國軍老兵關愛中心   民國114年8月15日


             國軍後代祭文

            祭陳納德將軍文

     維公元二〇二五年歲次乙巳,民國114年,八月十五,吾茲為國軍後裔,肅立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敬謁陳納德將軍之墓,遙念將軍當年扶危濟困之德業,追思抗戰烽火中中美同盟之情誼,敬陳短文,以慰英靈:

      嗚呼將軍,姓陳名納德,美利堅之傑,天賦英才,志在蒼穹。少習飛行術,壯志凌雲霄。值日寇鐵蹄踐我山河,中華危急存亡之秋,將軍挺身而出,創飛虎之隊,親率義士,遠涉重洋,不懼艱難,誓與侵略者為敵。

      將軍訓飛行之技,授制空之策,披風沐雨,晝夜不息。駝峰航線,九死一生;援華空軍,浴血奮戰。昆明上空,激戰天際,烈焰橫飛,敵機折翅。民眾稱頌,兒童塗鴉虎鯊之嘴;士兵奮勇,感念將軍血脈相連之情。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將軍與民國同呼吸、共命運,情誼深重,勝似骨肉。抗戰勝利之後,將軍仍念民國安危,創立民航,助我民眾通達四方,胸懷寬廣,恩澤永銘。

      嗚呼將軍,雖非中華之子,卻為中華之魂。將軍不在,而飛虎之名不朽;戰機已息,而忠義之心長存。今我輩國軍子弟,雖身居異域,然不敢忘先人浴血奮戰之志,不敢忘將軍赴義援華之情。追昔撫今,吾輩當思:故鄉雖在但難歸,民國猶存卻蒙羞,晚輩不才追先賢,但看民國歸中原!

      願將軍之精神長存人間,願中美之間永續友誼之橋。將軍若有靈,願於蒼穹之上,俯察神州安康,見我中華民國再立於世界之林。   


尚饗!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的祭文 


           陳納德將軍墓前祭文

謹紀念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今天,2025815日,是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日;同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划下句點。在此重要的日子,在此莊嚴的公墓,我們回顧歷史,緬懷先輩英烈,凝聚精神力量,表達共同心愿,誓為祖國和世界的自由正義,傳承偉業、繼往開來。

      我們在這具有崇高象徵意義的阿靈頓國家公墓,肅立於「飛虎將軍」陳納德中將的墓前,緬懷他為中華民國抗戰所立下的赫赫功勛,表達我們對他的無限敬意與感恩。

      阿靈頓公墓是美國最早設立的國家公墓之一,長眠著四十餘萬名在歷次戰爭中為自由與正義獻身的軍人及英雄。唯有一座墓碑上刻有中國文字,那就是陳納德將軍與其夫人、華裔美國政治家陳香梅女士的合葬墓地,編號Section 2, 873-3-4。墓碑上三個字「陳納德」,是中華民族對這位異國英烈發自內心的尊崇。

      克萊爾··陳納德將軍,189396日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1937年,他以一名退役空軍上校的身份來到戰火中的中國,擔任蔣中正先生的空軍顧問,協助組建現代化中國空軍。他不僅是將才,更是戰將,親自駕機上陣,與中國飛行員並肩作戰。正值中國空軍力量薄弱、日機肆虐之際,他挺身而出,率先在1937年底組織「國際志願隊」,隨後發展為中國空軍第十四轟炸大隊,為中國空中防禦打下基石。

      1939年日軍空襲重慶最烈之時,陳將軍應召回美,奔走遊說,在美國政府尚未正式參戰的情況下,促成援華計劃。1941年,他成功招募200餘名飛行員和機械師,組成「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人稱「飛虎隊」。他們於194181日編製成軍,正式開始馳援中國戰場。僅在成立初期的兩個月內,就對日空中作戰31次,擊落日機217架,重挫敵軍士氣,為正處劣勢的中國抗戰注入一劑強心針。

      19422月,陳納德被任命為駐華美軍空軍指揮官,並晉陞為準將。他所率領的飛虎隊與日軍空軍作戰屢屢告捷,贏得中美兩國軍民由衷敬仰。同年7月,他重整志願隊為美陸軍第10航空隊第23大隊——即中國戰區空軍特遣隊,並繼續擔任指揮官。在中國、緬甸、印度支那三地作戰期間,航空隊擊毀敵機近三百架,戰績輝煌。

      「駝峰航線」的開闢,是陳將軍策劃協調的重要戰略行動。在滇緬公路被切斷後,在那穿越喜馬拉雅山脈的生命線中,無數美國飛行員穿雲破霧冒險飛越世界最險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將戰略物資源源不斷送入中國。三年間,損失飛機五百餘架,犧牲飛行員近五百人,他們的英名與精神,長留中國人民心中。

      為了打通中國的抗戰生命線美軍在陳將軍的推動與配合下開闢了「駝峰航線」,將大批戰略物資空運至中國。三年間,美軍犧牲飛行員468人,損失飛機500多架,但運送了


 70萬噸急需物資,支撐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抗日努力。許多飛行員長眠於中國大地,中國人民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們的犧牲,如雲南祥雲的羅伯特·穆尼中尉紀念碑,即是人民敬意的象徵。

      1943年,美軍在昆明組建第十四航空隊,陳將軍晉陞為少將,並出任中國戰區空軍參謀長。第十四航空隊擁有兩萬美軍、一千架飛機,控制制空權,擊毀敵機近三千架、軍艦99艘、日軍近六萬名,對抗戰勝利起到決定性作用。兩千餘美國將士在華作戰殉職,200多名飛虎隊員獲中國百姓營救,許多中國同胞為此犧牲,鑄成中美患難與共的深情友誼。

1944年,陳將軍協助國軍籌建空降部隊「鴻翔部隊」,推進戰術革新。19457月,抗戰臨勝前夕,他因病辭職返美,獲中華民國政府頒授「青天白日大綬帶勳章」,以表彰其卓著功勛。

      同年12月,他再度重返中華民國,協助戰後救援及空運體系建設。1946年創立民航空運隊,協助善後救濟及後來的國共內戰運輸。19481949年間,協助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穩定中華民國政局,並長期支援情報、物資運輸,為捍衛自由中國竭盡心力。他的一生忠誠堅定,無悔選擇,將自己奉獻給中華民國的生存與尊嚴。

      1958715日,時任總統艾森豪威爾向國會提案,晉陞陳納德為空軍中將,以嘉其畢生對盟國及民主價值的貢獻。727日,他因病在華盛頓特區過世,享年65歲,後安葬於阿靈頓國家公墓,安眠於他忠誠事奉的國土,也永葬著他為中華民國奉獻過的靈魂。

      陳將軍生前自稱「半個中國人」。我們要說:他是中國的朋友、戰士、親人,更是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義士。他的英名與飛虎隊的精神,早已跨越國界、超越種族,在中華民國人民心中,樹立起一座永恆的豐碑。

      而中共則將陳納德定為「反動的飛賊」,指控他犯下種種罪行,類似說法一直持續到80年代。作為黃俄邪黨、竊國匪幫的中共對陳納德的仇恨與污衊,恰恰證明陳納德將軍不愧為中國人民最忠實的摯友、中華民國和國軍真誠的戰友、自由民主堅定的衛士、反法西斯戰爭傑出的的英雄!

      今天,我們站在他的墓前,不只是致敬,更是要續寫中美並肩抗敵、守護自由的歷史篇章。我們要以將軍為楷模,堅守正義,銘記犧牲,捍衛中華民國的憲政民主制度,為世界和平與人類良知持續奮鬥。


可謂:飛虎擎空驅倭寇 忠魂護義衛民國 義薄雲天


飛虎精神,浩氣長存。將軍與中國的情誼萬古長存!將軍,您安息吧!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謹祭  中華民國114815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銘記中華民國的歷史貢獻

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也是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日,中華民國公民聯盟發布紀念文告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銘記中華民國的歷史貢獻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在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犧牲巨大的戰爭中,無數國家和民族為了自由與和平共同奮戰,最終擊敗了法西斯侵略勢力,維護了世界的尊嚴與正義。在東方戰場上,中華民族浴血奮戰十四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里,中華民國政府和軍民的英勇抵抗,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擊外侮、保衛家園的光輝篇章。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日本帝國主義便開始蠶食中國東北。中華民國政府雖在內憂外患中步履維艱,但東北軍與地方義勇軍依然奮起抵抗,拉開了中國抗戰的序幕。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華民國毅然宣布全國抗戰,拒絕妥協與屈辱。從盧溝橋到淞滬會戰,從台兒庄到武漢會戰,中國軍隊用血肉之軀阻擋了日軍的鐵蹄,使侵略者的「速戰速決」計劃徹底破產,為世界反法西斯陣營贏得了寶貴時間。

      在正面戰場上,國民革命軍與日軍展開了二十二次大型會戰與上千次戰役戰鬥,付出三百五十萬軍人的生命代價。淞滬會戰中,中華民國軍隊在裝備和火力嚴重劣勢的情況下堅守三個月,牽制了日軍精銳主力;台兒庄大捷更是極大鼓舞了全國士氣。與此同時,中國的遠征軍在緬甸戰場與盟軍並肩作戰,切斷日軍的物資運輸線,支援東南亞反法西斯力量。

      在國際外交舞台上,中華民國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國之一,積极參与國際合作。國民政府派出代表參加開羅會議,與美英領導人共同商討戰後亞洲秩序,並明確提出收回被日本侵佔的中國領土。中華民國的長期抗戰不僅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重,也使中國在戰後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奠定了中華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

      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時期的抗戰精神匯聚了全民族的戮力同心,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後方民眾全力支持,海外華僑也積極捐輸支援。這種團結與犧牲,不僅支撐了十四年的持久抗戰,也在精神上塑造了近代中國人的民族認同與自信。

      今天,當我們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時,

不僅要緬懷那段歷史,更要正視中華民國在戰爭中的貢獻與意義。

      正是無數先烈的流血犧牲,才譜寫了近代史上中華民族的榮耀。歷史不應被遺忘,功績不容被抹去。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中華民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付出與擔當,永遠是世界歷史的重要篇章。

      八十年過去,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歷史的回聲仍在耳畔回蕩。銘記歷史,是為了面向未來;緬懷先烈,是為了再鑄民國的輝煌!願我們在新的世紀里,繼承那份不屈與擔當,讓反法西斯精神繼續照亮中國人前行的道路。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民國1148 

        聯絡我們:zhhminguo@gmail.com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回首上海虹橋機場事件


請轉發🙏

8月9日周六,紐約民國力量同仁,照常一清早又到華人聚集區法拉盛街頭,宣揚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有太多的人與事

是不能忘卻的功業

是應該銘記的壯舉

是催人淚下的事迹

是彪炳千秋的榮耀

隨著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的日子臨近,今天著重介紹國軍抗戰二十二次大會戰。這二十五塊看板要擺放整齊還是要花點時間的。

因前幾次有觀者提出,要站在那裡看完全部內容比較幸苦,特別是老年人,希望有小冊子可以帶回家慢慢看?為此,中心已經印製完成了小冊子。




今天展板不斷吸引市民駐足觀看,




小冊子也吸引觀者翻閱和購買。






今天,同仁們也繼續介紹8月15日中心將前往阿靈頓國家公墓祭奠陳納德將軍的活動。


同時也沒有忘卻歷史上的今天:1937年8月9日的上海虹橋機場事件。公民聯盟發布了傳單全文如下:

【回首上海虹橋機場事件】

      1937年8月9日上午,上海西郊的虹橋機場內氣氛緊張。七七事變爆發已滿月,華北局勢持續惡化,而在上海,日軍也在蠢蠢欲動。當天上午九時許,日本海軍陸戰隊中尉大山勇夫與上等兵齋藤范平,駕駛一輛未懸掛牌照的轎車,徑直闖入由國民革命軍警戒的虹橋機場禁區。機場哨兵奉命攔截,要求他們下車接受檢查。然而,日方人員拒不配合,並試圖強行闖入。在短暫的僵持與衝突中,日軍兩人被當場擊斃。

     此事一出,日本方面迅速將其定性為「國軍蓄意挑釁」,並大肆渲染,大量駐滬日軍進入戒備狀態。事實上,這不過是日本早已設計好的借口。自七七事變後,日本的戰略意圖已從華北局部衝突擴展到全國,尤其是經濟和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的上海。虹橋事件正好為其製造了一個「借口」以對中國發起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在事件發生後,日方立刻提出嚴厲的外交抗議,並要求國民政府對相關責任人予以懲處。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在吳淞口、黃浦江口集結艦艇,向上海輸入大批陸戰隊員。這種赤裸裸的軍事威脅,表明他們並非單純追究「責任」,而是蓄意藉機發動進攻。

      面對這一局勢,國民政府高層迅速作出反應。時任上海警備司令的張治中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並組織調查和交涉。在他主持下,國軍保持戒備,防止日軍藉機突襲。張治中深知,一旦上海戰火燃起,將意味著中國的抗戰將從華北全面擴展至東南沿海。與此同時,蔣中正在廬山接到報告後,迅速召開軍事會議,斷定日本已無意通過外交途徑解決衝突,因此明確表示,不再採取退讓政策,命令第三戰區加緊防務,做好應戰準備。

     此前,國府在華北仍試圖通過外交周旋來拖延日軍的進攻,以爭取戰略準備時間。然而虹橋機場事件使得這一政策無法實施。蔣中正意識到,如果再退讓,不僅華北淪陷,華東也將陷入敵手,中國的抗戰將失去戰略縱深。

      日軍以虹橋機場事件為借口於8月13日大舉進攻上海,引爆了淞滬會戰,南北全線抗戰由此拉開序幕。這場戰役雖未能保住上海,卻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為全國抗戰爭取了寶貴時間,也刷新了外界對中國抵抗能力的評估。

      虹橋機場事件是中國抗戰史上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它標誌著國民政府「全國抗戰」的立場不只是表態,而是全力以赴的行動。張治中在事件中的冷靜處置與蔣中正的果斷決策,為上海戰場的初期防禦爭取了寶貴時間。雖然當時的中國在軍事、工業和經濟上都遠不及日本,但虹橋機場事件表明,中國已確定要以武力抗擊侵略,不再作無謂的退讓!之後中華民國以22場大會戰和無數次中小戰鬥,最終取得勝利!

      有詩云: 虹橋槍響驚淞滬,倭寇尋釁啟戰端。

                      熱血橫飛埋壯士,鐵心拒辱護中華。

                      滬上風雲催戰鼓,江南志士起長纓。

                      怒火衝天驅敵騎,國魂不屈立東方。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民國114年8月 聯絡我們:zhhminguo@gmail.com


 同仁們認為,今淪陷區民眾需要的是:

要了解,中華民國誕生之後,經歷內憂外患的種種磨難,和各種腐朽勢力的攪擾和復辟,但還是實現了國家統一的歷史。

要知道,中共(CCP)問世時是蘇俄的附庸,奪取中華民國大陸的中共政權本質上是外來勢力共產幽靈的化身。

要清楚,中共後的淪陷區向何處去?那就是實施被證實切實可行,適合中國人的46憲法,實現民主憲政制度!

這比喊幾句「打到」之類的口號要困難很多,但,必須要做!

所以,同仁們持續的以不同形式宣揚中華民國太多的人與事!




 




 


 

歷史上的9月20日

請轉發🙏 9月20日周六,紐約民國力量同仁,一如既往在華人聚集區法拉盛街頭,宣揚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有太多的人與事 是不能忘卻的功業 是應該銘記的壯舉 是催人淚下的事迹 是彪炳千秋的榮耀 20日的主題是:《紀念中華革命黨與國旗確立》和《紀念1927年9月20日中央政權重歸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