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6日周六,紐約民國力量同仁,依舊來到華人聚集區法拉盛街頭,繼續宣揚中華民國。儘管到的很早,天還沒亮,但最佳位置還是被擺攤做生意的佔了。
今天是一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1926年的9月6日,北伐軍攻克了湖北重鎮漢口,為全面攻克武漢三鎮打了頭陣。烽火連天之際,漢口的易手象徵著北伐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進程,為中國近代民族統一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華民國的全國統一來自不易,是由無數烈士的鮮血鋪墊的,國旗的滿地紅不是虛擬的,是民國史的真實詮釋。
所以,同仁們在繼續展示《國軍二十二次戰役》的看板的同時,
還發送了公民聯盟的傳單:《北伐烽火中的漢口——紀念國民革命軍攻佔漢口》全文如下:
北伐烽火中的漢口
——紀念國民革命軍攻佔漢口
將士浴血平荊楚 統一聲震動江城
1926年9月6日,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戰爭中攻克湖北重鎮漢口。這一戰役不僅是軍事上的一次輝煌勝利,更在政治與戰略層面上,推動了國民革命的進程,為中國近代民族統一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九十九年前的今天,烽火連天之際,漢口的易手象徵著北伐戰爭進入了新的階段,其意義至今值得回顧與銘記。
北伐戰爭旨在推翻北洋軍閥割據,完成國家統一。1926年夏,國民政府於廣州誓師北伐,國民革命軍分三路進軍,直指長江流域的戰略要地。漢口作為長江中游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自清末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北伐軍能否順利掌握漢口,直接關係到革命力量能否立足華中,進而影響整個北伐戰爭的成敗。
當時,吳佩孚部盤踞鄂中,妄圖憑藉堅固陣地與地方勢力抵擋北伐軍的攻勢。然而國民革命軍以高昂的士氣、堅定的信念,以及較為先進的戰術組織展開進攻。經過數日激戰,北伐軍於9月6日攻入漢口,吳佩孚勢力迅速崩潰。這一勝利不僅瓦解了北洋軍閥在華中的統治基礎,也極大鼓舞了沿江各地的民眾與革命力量。漢口的歸屬,使北伐軍順江而下的道路大為開闊,並為後續對武漢三鎮的全面掌控奠定了條件。
漢口之戰的重要性,還在於它象徵著國民革命軍「打倒列強、驅逐軍閥」的口號開始在廣大民眾中獲得實質性的共鳴。隨著漢口被收復,工人、學生、農民紛紛以各種形式支援革命,形成了軍民合力的局面。國民革命軍不僅以武力打擊軍閥,還依靠政治動員爭取社會支持,這種「軍政並舉」的方針在漢口體現得尤為明顯,標誌著北伐不僅是一場單純的軍事征服,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動員運動。
更為深遠的是,漢口的勝利加快了北洋軍閥政權的瓦解速度。吳佩孚在華中的失敗,使奉系、直系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而國民政府的威望隨之大幅提升。北伐自此由南方的區域性戰事,逐步演變為席捲全國的政治潮流。歷史事實證明,漢口的攻克不僅是戰場上的勝果,更是中國統一大業向前邁進的重要一步。
今天回顧1926年9月6日的漢口之戰,不僅是為了緬懷那段熱血激蕩的歲月,更是為了重溫中華民國追求國家統一和繁榮強盛的堅毅步伐。國民革命軍在漢口戰役中展現的犧牲精神與革命信念,提醒我們,統一與振興,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過程,而是無數仁人志士矢志不渝、浴血奮戰的結果。
漢口的烽火雖已遠去,但它所代表的歷史意義,卻在歲月中愈發清晰。1926年9月6日,註定是中華民國歷史上不可忘卻的一天。
中華民國公民聯盟 民國114年9月
聯絡我們:zhhminguo@gmail.com
同仁們感到很欣慰,不斷的展示和宣傳不是無用的,而是能讓許多國人擺脫中共的洗腦。
自從7月19日展示《國軍二十二次戰役》看板以來,很多大陸來的移民觀看了看板及按看板印製的小冊子的
相信:儘管中共的洗腦宣傳確實能迷惑人們的認知,但只要面對事實,洗腦造成的認知局限很快就能被消除。
中共搞的9/3閱兵紀念抗戰勝利,真是笑話!成了一次專制政權三惡魔的聚會,這些魔頭暢想著能活到150歲,能更長久的禍害人類。
人類很可能創造150歲的長壽技術,但沒這些魔鬼的份,他們註定會像卡扎菲、薩達姆及齊奧塞斯庫那樣不得善終,並且為期不遠!
很可笑的是: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步前主席連戰的後塵,到北京為中共的欺世盜名背書!真是愧對國民黨的前輩,愧對被中共殺害的無數國軍將士!這樣的國民黨已沒有前途!
淪陷區「南望王師」的國人已不會對國民黨抱有任何希望了!確立「王師在陸」的時候到了!中華民國是屬於全體中華兒女的!不會因國民黨的墮落而消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